西方占星(Tropical Astrology) VS. 吠陀占星(Vedic Sidereal Astrology)
西方占星大家都很熟悉了, 但是因该很少听过吠陀恒星占星吧。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。
吠陀恒星哲学
7/2/20241 分钟阅读


西方占星和吠陀恒星占星的差异
Tropical VS. Sidereal
西方占星术使用的是热带黄道,而吠陀占星术使用的是恒星黄道。黄道带是一圈围绕地球的恒星带,太阳似乎在其中移动。热带黄道是一个象征性的黄道带,每年大约从春分(大约3月21日)开始。此时,太阳进入白羊座的黄道标志。但是,这并不对应于天空中的白羊座星座。吠陀占星术的恒星系统基于行星与黄道恒星星座的实际关系。
相对于地球,这些所谓的“固定”恒星每72年大约向后移动一度。这种岁差是由于地球的轻微摆动或偏移,意味着热带黄道和恒星黄道逐渐分离。在某个时间点,这两个黄道曾经对齐。现在在21世纪初,它们之间的差异大约是23度51分。这种差异的测量称为阿雅南沙(Ayanamsha)。计算阿雅南沙的方法有很多种;尽管差异很小,但在图表计算中可以产生重大差异。我使用的阿雅南沙是拉希里阿雅南沙,这是最常用的。
春分点将继续向后移动,穿过十二个星座,创造人类的时代。这也被称为分点岁差。目前,从白羊座0度向后数23度51分,将恒星起点置于双鱼座的6度09分左右。地球周围有十二个星座,每个星座为30度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360度黄道圈。由于岁差每72年向黄道带向后移动1度,并且我们还有大约6度才能完成双鱼座的星座,那么我们还有大约432年才能实际进入水瓶座星座(6 x 72=432年)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被称为水瓶座时代的曙光。